2007年10月27日 星期六

以色列死海



以色列死海




絕對位置: 緯度 35°30' N 經度 31°20' E

相對位置: 耶路撒冷東部 ,以色列和約旦的界海


死海(希伯來文ים המלח,意為鹽海;阿拉伯文البحر الميت;英文:Dead Sea),位於約旦以色列交界,是世界上最低的湖泊,湖面海拔負418米,死海的表面是地球上已露出陸地表面的最低點[1],湖長67公里,寬18公里,面積810平方公里。死海也是世界上最深的鹹水湖、最鹹的湖,最深處330米,湖水鹽度達300‰,為一般海水的8.6倍。死海的鹽分高達30%[2],也是地球上鹽分居第二位的水體,只有吉布地阿薩勒湖的鹽度超過死海[來源請求],位於以色列西岸約旦之間的大裂谷約旦裂谷。匯入死海的主要河流是約旦河.
死海是內流湖,因此水的唯一外流就是蒸發作用,而約旦河是唯一注入死海的河流,水面依賴流入的水是否對比蒸發的外流,但近年來因約旦和以色列向約旦河取水供應灌溉及生活用途,死海水位嚴重受到的威脅,水面已經每年減少1米,2006年海拔-418米,2007年時更低到了海拔負420米,面積幾乎比50年前少了二分之一,拯救死海水位的計畫眾多,其中包括建造運河將死海與地中海或與紅海溝通,以便穩定死海水位,但因許多重大的困難和經濟、中東政治問題而尚未達成協議。
死海所以叫「死海」是因為它的高鹽度使魚類無法生存於水中,但有細菌浮游生物,因為鹽度高,所以富含大量的鹽等礦物,自1921年起開發溴化鎂溴化鉀,也因鹽水密度高,任何人皆能輕易地漂浮在死海水面,但也要注意避免海水進入眼睛而造成不適。
死海是地球上「已露出陸地」的最低點,若不考慮水文,則有另兩個陸地低點:貝加爾湖的湖底海拔-1484米﹔而地球陸地最低點(未被液態覆蓋)為南極本特利冰河下溝谷,谷底低於海平面2555米。


2007年10月22日 星期一

巴西 約熱內盧

巴西里約熱內盧





檢視較大的地圖

絕對位置:10緯22度54分,28經43度12分
相對位置:市內帕拉諾阿湖左側




狂歡節是巴西最大的節日,但最負盛名的當屬裏約熱內盧的狂歡節。該市狂歡節以其參加桑巴舞大賽演員人數之多,服裝之華麗,持續時間之長,場面之壯觀堪稱世界之最。
巴西裏約熱內盧狂歡節開幕當天,裏約熱內盧市市長在市長官邸,親手將城門的金鑰匙交給“狂歡國王”,象徵著一年一度的狂歡節正式開始。自此,在長達一周的狂歡節中,整個裏約熱內盧城都要由“狂歡國王”“統治”,全體市民將按照自己的方式盡情狂歡。
相傳裏約熱內盧狂歡節始于19世紀中葉。最初,狂歡節的規模不大,僅限于貴族舉行的一些室內化粧舞會,人們戴上從巴黎購買的面具,盡情地歡樂。1852年,葡萄牙人阿澤維多指揮的樂隊走上了街頭。隨著節奏明快的樂曲,不管是黑人還是白人,也不管是窮人還是富人,男女老少都跳起來了,整個城市歡騰起來了。阿澤維多的這一行動獲得了巨大的成功,成為裏約熱內盧狂歡節發展史上的一個裏程碑,標志著狂歡節成了大眾的節日。
裏約熱內盧狂歡節最早並沒有固定的場所,全市各主要大街上都是桑巴舞表演的舞臺。由于狂歡節時值盛夏,天氣炎熱,遊行活動都在夜晚進行。從20世紀70年代起,各桑巴舞學校建議在市內修建一座桑巴舞賽場,用于狂歡節活動。1983年,曾設計巴西新首都巴西利亞等工程的著名工程師奧斯卡·涅梅耶爾親自設計,6萬名建設者齊心協力,僅用了117天,就建成了一座能容納數萬觀眾的桑巴舞賽場。從此,裏約熱內盧狂歡節就有了固定的場所。
桑巴舞大賽是裏約熱內盧狂歡節的-項重大活動。賽場佔地8.5萬平方米,兩側是看臺,中間是桑巴舞隊伍行進的通道。每年狂歡節期間,要在這個賽場舉行5場桑巴舞活動,其中以第三天和第四天的活動最為精彩。在這兩天中,全市名列前茅的14個桑巴舞學校要在這裏一決雌雄,評出當年的名次,名列前五名的還要再進行一場表演。
每個桑巴舞學校上場參賽的人數為3800至4000人,分成32個方隊,方隊之間還設有8輛彩車。參賽內容和配唱歌曲都要有故事情節,全隊服飾都要根據表演情節設計。每年各校編排的故事情節內容極其豐富,有表現印第安人歷史的,有表現巴西足球的,有表現人們現實生活的。
久負盛名的裏約熱內盧狂歡節吸引著大批外國遊客,每年約有40萬遊客選中這個季節前來這個美麗的城市旅遊。
狂歡節不僅給巴西人帶來了歡樂,並吸引了眾多遊客,促進了旅遊業,刺激了經濟,已成為巴西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項重要內容,一年比一年更熱鬧。桑巴舞、狂歡節同足球一樣,已成為巴西的象徵。






來源:新華網

剛果河

剛果河





絕對位置: 6°04′S,  12°27′E
相對位置: 位於中西非


剛果河是非洲中西部最大的河流,全長4700公里(以三比西河為源),列非洲第二位,僅次於尼羅河,幹流流經尚比亞剛果民主共和國剛果共和國安哥拉。剛果河流域是世界上第二大熱帶雨林區域,第一位是亞馬遜雨林。剛果河也是非洲第二大水量的河流。剛果民主共和國和剛果共和國均以剛果河為名。1971年1997年期間,現剛果民主共和國稱為薩伊,當時該國政府稱該河為薩伊河。


上游


剛果河的源頭位於尚比亞境內東非大裂谷的高地山區,源頭稱謙比西河,過姆韋魯湖後稱盧阿普拉河,向北與發源於坦噶尼喀湖盧阿拉巴河匯合後,過了基桑加尼附近的斯坦利瀑布後稱為剛果河,折向西流,進入中游。上游地區多湖泊沼澤


中游


進入中游後,剛果河逐漸改向西南,接納多條支流,最後與烏班吉河合併,進入斯坦利湖金夏沙布拉柴維爾隔湖相對。金夏沙以下,進入下游。


下游


下游剛果河切穿晶山山脈,河面變窄,多峽谷、急流和瀑布,經過馬塔迪博馬,在姆安達小鎮邊入海。


經濟價值


自金夏沙以上,幾乎整個剛果河均可通航,但無法直達河口,貨物須通過鐵路繞過三個主要瀑布到達河口,這極大地影響了剛果河的航運價值。
中部非洲各國很多
貿易交流通過剛果河及其支流進行, 包括棕櫚油咖啡棉花等。
剛果河水力資源豐富,有
水力發電的潛力,有待開發。據2006年09月07日環球時報稱,南非電力公司、剛果(金)、安哥拉、波札那、奈米比亞共同投資的一個公司準備進行一個名為大英戈工程的開發工程。大英戈工程是指,在距剛果(金)首都金夏沙225公里的剛果河下流的英戈修建發電規模為4萬兆瓦的大型水力大壩。該工程是過去曾對該國殖民統治的比利時50年前的構想。大壩完工時,發電量將達三峽水庫發電量的兩倍,超過整個非洲大陸的電力需求



安大略渥太華




安大略渥太華

檢視較大的地圖

絕對位置:以"利馬"代替,西經77,03;南緯12,03  

相對位置:位於南美洲西部,北與厄瓜多和哥倫比亞接壤,東同巴西毗連,南與智利交界,東南與玻利維亞毗連,西瀕大西洋。




加拿大首府 —— 渥太華(OTTAWA)    渥太華是加拿大的首都,位於渥太華河南岸,與魁北克省隔河相望,與對岸的荷爾(Hull,屬於魁北克省)市連成一大片城市區域,稱為渥太華。城市人口達到107萬人。    渥太華的地理位置方便了居民通往多倫多市(Toronto)、蒙特利爾(Montreal)及美國(U.S.),可以說是個四通八達,交通相當方便的一座城市。   渥太華是加拿大的政治中心,國會山莊的國會大廈蘊含著古老的歐洲風格,是加拿大及渥太華市的象徵。所有有關政務的事項,都必須交由國會山莊決議與通過才可以施行。由此可見,國會山莊佔了一個很重要的角色。每年7月1日,莊嚴的國慶閱兵式就在國會大廈前舉行。夏日的清晨,涼風習習,在國會大廈前可以觀看到皇家禁衛軍的換崗操練儀式。夜晚,國會大廈前的廣場上,徹夜不滅的篝火伴隨著優美的音樂,給參觀者及乘涼者以極大的享受。   這座城市風景秀麗,氣氛寧靜,文化氣息濃郁。秀麗的裡多河(Rideau Canal)橫貫全城,為首都平添了幾分秀色。它也是首都重要的旅遊資源,春、夏、秋三季可乘船遊覽觀光,冬季,冰上健兒可以在此一展身姿。每年深冬,著名的冬季狂歡節(Winter Carnival)就在結冰的裡多河上舉行。冰面上,各色的滑冰服穿梭來去,形成五彩人流。裡多河邊幾處公園中,屹立著嚴冬賜予人們的各式藝術品——除了獨具匠心、玲瓏剔透的冰雕外,還有巨大的、憨厚雄渾的雪雕。雪雕是用機器把雪壓實,形成巨型的硬雪塊後再切割雕琢而成。   渥太華的冬天不像其他城市那樣有溫度的波動,她是從頭到尾被嚴寒覆蓋,直到次年春天。渥太華的兩所高等學府——渥太華大學 (Ottawa University)和卡爾頓大學(Carleton University)就位於裡多河岸邊,風光秀麗,學術成就卓著。此外,渥太華還有各式各樣的博物館,如加拿大國立美術館、國立航空博物館、加拿大文化博物館(Civilization Museum)、自然博物館等,構成了渥太華的又一人文景觀。還有中央實驗農場、賈天奴公園、以及最新的賭場,都是吸引旅遊者的景點。    這裡是鬱金香的發源地。每年5月,渥太華都舉辦鬱金香節,屆時能看到五顏六色怒放的鬱金香。這是二戰後荷蘭女王為了紀念二戰中加拿大軍隊從法西斯手中解放荷蘭的答謝之禮。形態可掬的鬱金香爭奇鬥艷,徜徉在鬱金香的世界,讓人如醉如癡。    渥太華市有很多的博物館和美術館,其中著名的一些博物館有:文明博物館、自然博物館和科技博物館;美術館有:加拿大國家美術館(National Gallery of Canada)和渥太華美術館(Ottawa Art Gallery)等等。除此之外,近年來流行音樂及夜生活也相當的普遍。    在戶外活動方面,這裡有包含著各式各樣不同的運動,例如:划船、騎腳踏車、高爾夫、滑雪和泛舟等等。所以,渥太華市是一個多元化的城市,它不只擁有古色古香的建築物,還有時下流行的風俗及潮流。   該市經濟來源之一是旅遊業,主要得益於渥太華是首都之故。每年觀光客約250萬人,遠遠超過渥太華本市的人口總數,成為渥太華經濟的一大支柱。此外,商務觀業的興起,使渥太華成為加拿大第三大會議中心。以政府服務業這一「無煙工業」取代傳統的木材、紙漿業,是加政府的成功之舉,它使渥太華這座「寒冷的都城」空氣清新、風光旖旎,成為加拿大最適宜居住的城市之一。





來源:奇摩知識